
讲到谈恋爱,大家很自然会提到「契合度」,但「契合度」究竟是什幺呢?最近我开始思索。
二十几岁时讲的「契合度」其实非常单纯,只要在一起感觉开心的,就是契合度高的对象;在一起觉得彆扭,就是合不来。正因为如此,才会产生「真实自我」的想法。
所谓「真实自我」,就是希望对方喜欢自己原有的面貌,以这样的人当作理想对象。试探在自己毫无修饰之下是否仍有很高的契合度。
不过,在讨论契合度之前,究竟「真实自我」又是什幺呢?三十岁之后我突然有这样的疑问。
假设这个女生叫做良子好了。是我的一名女性朋友,从事跟我差不多的自由业。
大约两年前,良子跟新任男友展开同居生活。每次我到她家玩,总忍不住思索,良子真的变了。在良子的面前,日间是再清楚不过的白天,晚上就是纯粹为了睡眠而在的闇夜。她一大早做早餐,送了男友出门上班,晚上等男友下班一起吃晚饭。
有时候到良子家玩,会看到她亲手做的菜摆满小餐桌,甚至比放在地上的酒还多。接近午夜十二点,两人虽然都没开口赶我,家中却升起解散的气氛,我不敌这股严肃的压力,只好独自默默打道回府。
说起过去的良子,那可是颓废虚无派的代表。日夜颠倒,跟男友讲没几句话就吵起来,吃的全是垃圾食物,要是手边刚好没零食,把啤酒当饭她也不以为意。
我原先以为,良子的转变是因为年纪的关係。就像人家说的「趋于安定、稳重」,良子在三十岁之后跟她喜欢的人一起生活,也变得安定、稳重。直到最近,她和男友分手了。
等不及同居的房子租约期满,两人就各自搬家,我问良子为何这幺急,她说真的累惨了。坦白说,她对于自己能过这种规律生活也大感意外,更惊人的是这样的生活还让她感到非常踏实。但是,同时却感到莫名其妙的是⋯⋯她窥探着我的表情。「有种说不出的疲劳。」很开心,但也好疲惫。
让她无法忍受的似乎不是男友,而是跟他在一起的自己。 同时,我在内心深处忍不住质疑,所谓契合究竟为何?
也许根本不存在契合的人只有在跟那个人相处时,才会突显出自己的某个部分。幼稚、谨慎、任性、温顺等等。有时候,甚至冒出自己从来没发现的另一面,大感意外。窝囊、冷静、善妒⋯⋯麻烦的是, 就算全部都有正向的反应,也不保证万事顺利;相反地,有时候看起来净是负面,关係却能维持得长长久久。
无论跟某个人共享过多少时间, 我们随时随地——好比在深夜的垃圾收集场、车站月台上、银行的长长队伍中——都无奈得面对自己一个人。既然这样,不如彻底解放因心仪对象而出现的那个陌生的自己,还比较好。
于是我这幺想,契合度这玩意儿根本不存在。自己过去秉持的经验、价值观、速度、优先顺位,这些种种跟名为「他人」的异物冲撞之下,会出现微妙的反应。
这反应让人喜欢或不喜欢,就决定了这段恋情未来的方向。而反应中无法预测的部分,想必是谈恋爱的趣味所在。
说到爱推荐好书
《名为我的天体,名为他的宇宙》
这里买